书画家 张凤兰 官方网站

+收藏:http://zhangfenglan.orgcc.com
 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 艺术资讯 正文内容
七旬老人下杏坛上文坛
2013-06-10    浏览(1516)    作者:寿光市委老干部局    来源:书画家 张凤兰 官方网站

题记:任教二十余载,退休后,张凤兰却心甘情愿做了一名学生。无论在老年大学课堂上听讲,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看电视休闲,她处处留心,努力学习,不断积累,用心创作。近几年,先有长篇小说《港湾的风景》出版,再有《出航的风采》问世。

坎坷进取的一生督促她学无止境
执教二十余载,桃李满天下。她为社会培养了很多人才。“在教师这个岗位上,我一直兢兢业业,可以说做出了自己的贡献,应该感到骄傲与自豪。”张凤兰说,“但是退休后,自己总感觉还有些缺憾。”一生历经坎坷,但她从未停止进取,在此期间有过太多的辛酸体验,也有了太多人生感悟……

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出生的张凤兰自小聪慧,较早就悟得:知识能改变人的命运。良好的天资,再加上个人的勤奋,张凤兰自小在学校就出类拔萃,学习成绩总名列前茅,但因种种原因,高考落榜,大学梦碎。回家务农,对于一个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农村女孩,要承受多少闲言碎语,承受多少来自各方的压力可想而知。然而更多的不幸还考验着张凤兰,父亲很早病故,母亲患病,六个弟弟尚都年幼。当时,张凤兰虽然只有十七八岁,在家排行老大的她不得不担起家庭重担。

“即便生活再艰难,条件再艰苦,我也没有停止过学习。”张凤兰回忆,个人的命运也随着她的不断进取与国家政策的变化而改变。“我在娘家当了几年民办教师,后结婚生子,在家务农。恢复高考后,我又被推荐到本地初中当了一名数学教师。”从此,张凤兰与丈夫在同一所学校任教,直至退休。

“现在的好生活,当时想都不敢想。不过,想起当年那些经历,自己感慨太多。这些经历或许对后人有所启迪,若不写出来,我总觉得有些遗憾。”张凤兰道出了多年前准备文学创作的想法。

处处留心她做好了写作前的充分准备
要将个人经历、人生感悟变为文字并非难事;若要变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谈何容易?对于教授了几十年代数、几何,习惯了与x、y打交道,擅长于求解、证明的张凤兰来说,进行文学创作自然更为不易。

“决心已定,困难再多,我也想尽办法克服。”张凤兰说,“你看,这就是我想出的办法之一。”张凤兰随手从座位旁拿起一叠卡片,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文字。“这些都是衬衣、鞋帽等商品的包装纸板,里面洁白,硬软适中,写字时不用再垫东西。我把有用部分剪下来,放在座位旁,看电视时遇到精彩语言,我就快速记下来,很方便!”张凤兰展示了她以前极少示人的“秘笈”。

“人生就像一道风景,展现了所有的美好与向往;人生就像一个舞台,演绎了所有酸甜与苦辣;人生就像一本书籍,书写了幸福欢乐与哀愁……所以,人要走出昨天,把握今天,笑看明天……”在书桌上、座椅旁、床头边,随处都有记录着名言警句的自制卡片。

2005年9月,她不顾腰酸腿疼,报名上了潍坊市老年大学,所学内容十分广泛:诗词书画、音乐舞蹈……只要感觉对自己有用,她就报名学习。

“现在写东西,不能像过去只会写在纸上了,不会用电脑写作是不行的,后面还要依靠别人。而电脑应用,我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,我这个年龄了,完全从头学起,难度真是不小。”张凤兰深有感触,“还好,孩子们都会。像五笔打字,学校里没学会的,家中再跟孩子们学。”
好学的张凤兰培养了多位高学历子女,他们成了老人学习的助手;电视、电脑、网络,变成了老人学习的工具……处处留心,张凤兰为写作做了充分的准备。

身体再难受也没影响她学习与创作
经过多年积淀后,2006年9月22日,张凤兰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之路。虽然有了丰富的创作素材,然而小说的结构、书名等具体问题确定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。特别是后者,一直困扰着她。“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书名,我感觉无从下笔。”张凤兰说。

一次到大连旅游,张凤兰站在海边远眺,远处数条小船停泊在港湾里,随波浪轻轻地摇荡,是那样的恬淡安闲,又是那样的幸福自然,这一下触动了张凤兰蕴藏在内心深处的灵感,她的第一部小说名字由此而诞生——《港湾的风景》。小说结构等其他问题,也迎刃而解。

然而岁月似乎有些无情,又让疾病、手术等不速之客接踵而至,挡在了张凤兰文学创作之路上。疾病这一拦路虎确实给张凤兰制造了不少麻烦。多年的腿疾不仅让她疼痛难忍,有时还让她无法正常行走,继而影响日常生活。她忍着疼痛,克服行走不便带来的各种困难,坚持创作。
“在第一部小说创作时,儿媳外出学习,孙女正开始上小学,照顾儿孙饮食起居,接送孙女上下学之余,一有时间我就写上一段。”这样坚持着,到2007年5月,她的第一部小说《港湾的风景》完成了。

后来,张凤兰的腿疾越发严重,发展到无法行走。这时,第二部长篇小说《出航的风采》正在写作中。为了及早完成创作,她忍受巨痛,不放弃写作,到2010年底,《出航的风采》手稿基本完成,2011年1月正式出版。这时的张凤兰才腾出时间,来医治自己的腿疾,6月中旬做了膝关节置换手术。期间,张凤兰还做过一次阑尾切除手术。出院7天,为了以后的文学创作,又去参加了莫言文学讲座。

张凤兰退休后学习创作成果丰硕
小说《港湾的风景》,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寿光农村生活为背景,张凤兰用朴素的语言、清新的文笔,描写了一个家庭出身不好、生活条件艰苦、执着追求爱情的青年李兰英,塑造了一个积极向上、永不言弃的知识女性的形象。

张凤兰用一个个感人的乡土故事,将哲理、将风俗、将她对人生和生活的思考融入其中,无论是对生活、对劳动、对土地的心灵歌唱,还是对父母、兄弟姐妹的亲情呼唤,她都描述得十分生动形象,情节感人至深,哲理发人深思。书中所描绘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寿光人民的生活与劳动,宛如一幅幅风俗画卷,让人感觉熟悉而亲切。

《出航的风采》是《港湾的风景》的续集。小说继续描述了那位平凡而又伟大的知识女性——李兰英。她自强上进,精明干练,在瞬息万变的时代,身份特殊的她抵抗住了各种压力,顽强地生活下去。上世纪七十年代末,高考制度恢复后,大学之梦再度让李兰英魂牵梦萦,但为了家庭,身为人妻、为人母的她只好将自己的理想暂时搁置。经过一波三折,成为一名中学老师后,她把满腔热忱全部投入到了教育事业中。李兰英格外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生活,这让她平淡之中见伟大;对理想追求的那份执着,又让她显得倔强而坚强。这使得她总能感染着身边的人们,也感染着读者,去不断追求美好的未来。

现实中的张凤兰类似小说中的主人翁,但她的成功超过她作品中的李兰英,除40万字两部小说出版外,张凤兰的许多绘画作品,曾多次在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金奖;她的许多人生格言收录在了《人生铭语?格言集》中;所作多首诗词分别收录在了《中华爱国文典》和《和谐礼赞?诗文集》之中;创作的小小说被《当代小说》采用并获奖;创作的散文也经常见诸报端……

“其实,这些都不是我最骄傲的。”张凤兰说,“在我影响下,我的很多学生成绩斐然,家人个个都在进步,老伴学习摄影,被潍坊市摄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,儿女们不仅多位取得了高学历,而且个个学有所成,在各自工作中成绩突出……这才是最值得我骄傲的。”

标签:七旬老人,下杏坛,上文坛
分享:
上一篇:
下一篇:
发表给力评论,说两句!  共有 0 条评论